用户名:  密码:   

网络

本站 

   
  首页>>德育教育>>德育研究

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与导师工作建议

 作者:韩晶鑫   发布人:教导处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5日
 


 

 

 

  为进一步推进导师制,助力班主任工作,帮助教师们解答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初级中学北校于12月2日下午有幸邀请到静安区心理教研员杨红梅老师为班主任及青年教师们开展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与导师工作建议》主题讲座。
  在本场讲座中,杨红梅老师首先强调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初中阶段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然后,杨老师分别从身体发育、大脑发育、情绪和行为、自我意识发展和人际交往特点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与需要教师们关注的部分。
  其中,在身体发育方面,杨老师提到初中阶段学生“身体的变化犹如穿上不适的衣服,会有焦虑和失控感,尚不适应”;在大脑发育方面,青少年处于“情绪脑”活跃、“理性脑”受抑制的阶段,因此需要教师们在加以理解的基础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讲到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部分,杨老师运用了“猫照镜子”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青少年的自我认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在人际交往方面,杨老师分别从同伴压力与异性交往两个方面对青少年的发展规律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介绍。
  其次,杨老师就青春期性意识的萌芽对在座老师们进行引导——可以分别从“堵”和“疏”两个角度入手开展工作。“堵”的部分强调对学生进行性骚扰相关的预防和应对教育,“疏”的部分则强调与学生探讨合适或不合适的行为,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树立学生的隐私意识和边界意识。
  此外,杨老师还就心理危机事件的识别与应对部分进行了分享,包括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心理动机分析、信号的识别以及应对的话术等。同时,杨老师强调,在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方面,我们要关心关爱学生,筑起保护网;做情绪的缓冲器而不是悲剧的导火线;寻求支持,协力面对。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是系统协同的工作,我们要发动多方力量,共同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最后,杨老师总结道:青春期青少年处于动荡、变化的时期,需要理解、信任、涵容和支持。身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要先与学生建立关系,再传播真理,在帮助孩子的同时成就自己。


 本站热点
 网上调查

新版市北初北校网站

很好很漂亮
马马虎虎很一般
很差很难看

 常用站点
静安教育 家校互动 教师教育
 静安教育  家校互动  教师教育
 管理平台
学籍管理 图书馆 实验室
学籍管理 图书馆 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