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络

本站 

   
  首页>>学科教学>>教学月报

在研讨与思考中提升教学能力

 作者:杨淑英   发布人:教导处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9日
 


 

 

  2020年12月24日下午,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与苏河湾中学,在市北初级中学北校1号楼515开展了,以“提升学生语言建构及运用能力”为主题的校际研讨活动。市北初级中学教育集团的全体语文教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苏河湾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与静安区教研员严英老师均参加了活动。市北初级中学教育集团的杨淑瑛老师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苏河湾实验中学的王星老师,共同就《小站》一课进行了教学展示。教学展示后,教研员与各位老师们就两位老师的教学展示,进行了评课。本次活动内容丰富,老师们旁征博引,各种观点相互碰撞。 
  杨老师根据《小站》所在的单元目标,围绕“温暖的春意”设计了问题链。通过把握文中关键字词,体悟作者的情感倾向。同时试着通过贴插画、红榜等多种方式还原小站情境,营造温暖氛围,将学科德育落实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感悟小站的国家大爱。
  王老师根据自读课的教学要求,将读写结合在一起,设计了一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写作课。王老师让学生课前先观察学校保安室,学习如何仿照《小站》的写作特色,以小而用心、小而蕴情为抓手,让学生完成学校保安室的写作,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在两位教师展示完《小站》教学课后,两位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意图与教后思考进行了说课。此后市北初级中学北校的教研组长卢志晨老师,分别就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杨老师的课堂围绕“温暖的春意”设计问题链,教学环节紧扣中心。同时运用了多种形式与材料调动学生的兴趣,努力还原当时的情境;王老师提前拍摄保安室的样子,将本课设计为写作课,很有想法。在教学时先讲评再指导学生写作,这样是设计对于我们的教学也很有启发,设计很好。
  上海外国语大学苏河湾实验中学的教研组长黄新征老师则从两位老师所设计的课型进行点评:杨老师的教学是在尝试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王老师则是尝试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两位老师不同的设计,让本次教学研讨有了交流意味,观点可互相碰撞。同时黄老师结合自己的PBL项目式学习的经历,提出了如何探索PBL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思考与疑惑。市北初级中学的刘慧老师则从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点评:杨老师教态自然,教学语言亲切。并且能采用多种教学资源,用一些插画等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王老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也很用心,教学过程中也关注学生的反应。教研员严英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给与了肯定,并从两位老师教学的共性与差异方面进行点评。两位老师都关注到了语言的形式,也都采用了虽然……但是……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其中,杨老师在教学时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追问启发学生思考。同时教学语言亲切生动,对于学生的肯定充分;王老师将读写相结合,关注对学生的写法指导,整体的设计思路适切。同时在作业设计时,能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将学生的感受与写作相结合,这个设计很好。市北初级中学教研组长胡萌老师在活动最后与大家分享了她的听课感受:青年教师们有许多新的想法,对我们老教师也很有启发。胡老师也期待其他青年教师下学期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课堂。
  教育需要专研、交流,更需要实践,市北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苏河湾实验中学的校际语文教学研讨一直在进行!



 本站热点
 网上调查

新版市北初北校网站

很好很漂亮
马马虎虎很一般
很差很难看

 常用站点
静安教育 家校互动 教师教育
 静安教育  家校互动  教师教育
 管理平台
学籍管理 图书馆 实验室
学籍管理 图书馆 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