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络

本站 

   
  首页>>行政办公>>校 长 室>>新  闻

我校组织广大教师收看上海纪实频道节目“师道——张人利”

 作者:党支部、校长室   发布人:校长室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0日
 
  近日,我校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广大教师收看了上海纪实频道节目“师道——张人利”。老师们认真学习,感想很多,以下是我校胡舰和陈斌老师的观后感:

        读一书 增一智
            和田中学 胡舰
  初次感受张人利校长的风采,是在十几年前的一次科研骨干培训班上。在静教院的阶梯教室里,张校长为我们介绍了静教院附校“按最佳发展期设课”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佳发展期”,在具体的教学上则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两者结合,从而达到最佳效果。这样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令当时的我惊叹不已,而静教院附校的腾飞又令我不得不叹服张校长的独特思考和坚强的决心与魄力。
  再次有幸当面领略张校长的魅力是在一年多前,我们学校的全体中层干部来到静教院附校,聆听张校长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讲座。 讲座没有过多的理论,全是与我们对实践过程和成果的分享,以及适时头脑风暴式的互动问答。“后茶馆式教学”以“最近发展区”为理论依据,更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关注学生对知识获得的过程。我被张校长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分析深深吸引,并为张校长在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几十年坚持探索,不断提炼创新的实干精神所深深折服。
  今天观看了纪实频道《师道》——张人利专题节目,再次感受到张校长的深厚的人格魅力,同时也陷入深深的思考。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历程,回味着张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我思考着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应更频繁的走下讲台,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为所教的每个学生每一天都有一点进步,继续不懈地努力!

     “师道——张人利”观后感
           和田中学 陈斌
  这次收看“师道——张人利”节目给我留下映像最深的莫过于他的“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及其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何谓“后茶馆式教学”?后茶馆式教学它源于上世纪80年代“育才经验”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加上适应现阶段教育的创新思维,它以效能为主导,通过颠覆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节目中讲述了张人利老师在危难之际出任当时的薄弱学校校长,他依据“最佳发展期”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校课程进行大胆改革。改革举措包括: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同时小学一年级不学数学,自二年级开始学习数学。与此同步进行的是校本课程的广泛开发,着眼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校本课程需求。他们学校有一百多门的校本课程,包括街舞、插花、打击乐队等等。最近他们提出了“做中学”理论,即在小学自然科学课程学习中,采用经历、体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大胆尝试去种菜、养殖小动物、观察大自然等,从观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他们还进行了德育课程的改革,即提出“新德育”思想:全校除初三外,品德课不用课本(即不使用国家教材),通过一个个德育专题活动组合的校本教材来进行德育教育。这样一位校长在上海乃至全中国的教育界引起轰动,专家纷纷质问:你们这样做行吗?近十年的办学成绩证明,他成功了!如今他更提出了“后茶馆式”教学进一步解放孩子的思想,这给我很大的启示,是不是我们老师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主探索新知启迪,孩子智慧,才能让课堂高效起来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让学生从沉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减负增效,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政府的行政力量,更需要每一位校长和老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内在需求,要减负首先必须扭转仅仅在课业成绩上做文章的思路。教师们除了关注学生获得分数之外,还要关注学生获得分数的过程,考查他们为了获得分数所作的付出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种教育才是绿色的、环保的,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为什么学生的课业负担总是减不下来?为什么素质教育的推进总是举步维艰?因为我们始终不敢破釜沉舟地真正还以素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不敢打开校门,不敢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利,老师们、校长们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
  后茶馆式教学使我们心中的一串串的沉重疑问得到释放。“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张人利校长针对目前存在的教育教学现状:1)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是,大部分教师没有认识自己讲得太多.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或大部分学生能学懂的,教师还在讲;而学生搞不明白的,教师没讲,或者讲了,讲不透,没时间讲透。2)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追求学生回答正确。教师乐意重复,或是多次重复教师自己的思维和正确的结论。3)教师对在第一次教学中的学生差异问题常常束手无策。4)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一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常常带有盲目性等等问题,带领他的老师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告诉我们“老师讲得不完整的课才是好课,老师讲得完整的课不一定是好课,后茶馆式教学的现场理念是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他认为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听完观摩课和张人利校长的报告,我们深感到“后茶馆式”这种教学方式是有实效的,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进行的,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是一个“议”字,它提高了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是提高认知效果,减少无效劳动,它不但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但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更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本站热点
 网上调查

新版市北初北校网站

很好很漂亮
马马虎虎很一般
很差很难看

 常用站点
静安教育 家校互动 教师教育
 静安教育  家校互动  教师教育
 管理平台
学籍管理 图书馆 实验室
学籍管理 图书馆 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