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络

本站 

   
  首页>>学科教学>>教学月报

2014学年初三第二学期物理备课组复习计划

 作者:汤燕青   发布人:教导处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4日
 


 

一、指导思想:
在深入推进和贯彻“新课改”的精神的前提下,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继续立足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深化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备课组充分发挥学习团队的作用,从献计献策,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增效,确保中考成绩稳步提高。
二、工作要点:
1、集体备课,加强教研:发挥备课组集体优势,在集体备课时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定主备,具体落实每节课的教学安排、要求、内容。备教材的重难点以及突破方法,备学生易错、易忽视的知识点,交流学生中的“亮点”, 备试题、备总结交流等等。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引领和团结作用,既有集体负责,又有个人特色,互帮互学,成果共享,智慧共享,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双基,夯实基础: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紧扣课标,突出重点,夯实双基。教学中注意改进教法,精选习题,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讲评,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勤思考、多动手,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强调作业书写的规范性(如黑笔做,蓝笔订正,整理试卷等)。合理控制作业的难度和总量,教师认真批改并及时订正,力求夯实基础,提高学习能力。
3、分析学生,分层教学:分析学生,重点关注D、E档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例题的选择、作业的布置等方面都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进步的喜悦,激发学习积极性。尤其对其中一些问题严重的学生采取“日日清”的方法,对“一对一”导学带教学生实行讲解与面批相结合,尽量当天解决问题,做到当天作业出现的错误及时解疑,不使问题积累起来。对其他同学的练习、作业、考卷将严格把握,不搞偏,难,怪的题目,重点“双基”的落实,对大部分学生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采用“周周清”、“月月清”的方法,提高整体的成绩。
4、知识梳理,重视讲评:紧扣中考纲要和中考方向,对每一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串联。在研究近几年上海中考、毕业考试题的基础上,精心挑选、编制例题、习题、作业,进行强化训练以落实每一知识点。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上好家常课,尤其是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以练为主,以讲为辅,采用题组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复练习,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同时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强化课堂教学、探索、创新,提高课堂效率、化解学习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5、加强周周练及月月测,周周练试卷由教师轮流命题,月考试卷由备课组长命题,做好相关质量分析,包括考后试卷的讲评和补缺补差措施的落实。
具体措施:
1、第一轮复习——章节复习(至4月底)
(1)自主建立知识框架
考虑到第一轮复习是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再认识和再组织。复习时不存在未知知识,正是学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时机。因此在复习时,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按章节为单位,引导学生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原来零散的、片断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建立知识结构,达到横向拓宽知识,纵向深化知识的目的。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知识结构,把知识点珠联起来,编织成网,完成从局部到整体的系统认识。
在教学中主要根据本单元中考要求与教学目标,针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简单应用,采用填空题和选择题制定试卷,组织诊断性测试。一方面是为了学生自我回忆,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摸准学情。有这样的诊测,就可有的放矢地将复习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薄弱环节,唤起学生内心主动复习的意识,让学生明白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学生心理状态调整好了,才会复习得有兴趣、有动力。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确定实施方案,力争以图表或提纲等形式把知识结构图梳理得新颖、全面和简明。同时注意学生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方案。
其中建立知识框架是重要的环节,教师既要注重科学引导,同时要注意建立知识结构要求的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可能完成。对于(1)(2)(4)班的大部分同学和(3)班的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让他们选用A方案(对老师所提供的框架进行填写)或(B方案:对提示较少的框架进行填写)。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引导其学会合理的复习方法,C方案(自主建立单元知识框架)。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环境不同,优化并形成不同情境下的变式模式,有效进行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勇于克服困难、勤于探索实践、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创新建构。
(2)及时反馈提高能力
在此基础上精选习题巩固和反馈复习效果,这一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环节,也是学生自我评价的环节。因此在教学中结合中考要求,选择具有启发性的例题,所选的例题承载的知识点要多,反映出的疑点要准,对突破难点起作用,要做到通过对一个例题的剖析,使学生明白一连串的问题。同时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精选练习题,在习题的选择时,注意习题的梯度,做到起点低,逐层深入。通过精选习题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达到对知识结构的升华,提高解题能力,强化复习后效,确保各层次学生收获成功。
2、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至5月底)
以专题为主线,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通过归纳和总结,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通过同类题的变式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一些学有余力学生的 说题和设计变式习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这些学生的解题能力。
(1)按板块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所有内容按力、热、光、电四大板块进行复习, 复习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最好让学生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稍微提高复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2)按题型复习:根据中考题目类型,可以分为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计算专题、开放专题、探究专题、科学探究方法专题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复习纵横交错,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
(3)按热点复习: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在围绕主干知识为核心展开第二轮复习的同时,重视中考热点问题的搜集与训练。
3、第三轮复习——分类训练,综合模拟(至6月中旬)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
(1)分类训练:针对历年(尤其是近三年)中考题型,分类训练,在训练时不要盲目地加大训练量,以便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2)模拟测评:设计与中考试卷模式相同的模拟卷,让学生做“热身”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同时调整学生的应考心态。
综合模拟注意:
①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②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
③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④对于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的题,可在某一阶段允许这些学生不做,隔一段时间后再选做,节省精力和时间,用于提高题的训练。
(3)评讲反馈:评讲试卷具有针对性,这里讲的针对性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评讲学生之所需、评讲学生之所急的疑惑问题,不能拿着试卷从头讲到尾,一讲就是两节课,一定要认真分析试卷,或通过调查找到学生的困惑,对症下药。二是反思解题方法与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评讲试卷中学生易错易混的问题、与学生一起反思失误的原因,及时发现问题,插漏补缺。有时为了帮助学生弄清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一些规律的成立条件及适用范围,可设计关联表格。好的关联表格,能把这些问题反映得清楚明白。如质量与重力的区别,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串、并联电路特征比较,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对照,幻灯机与照相机的对比等都可以用表格反映出来。
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复习兴趣,自觉地钻研、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本站热点
 网上调查

新版市北初北校网站

很好很漂亮
马马虎虎很一般
很差很难看

 常用站点
静安教育 家校互动 教师教育
 静安教育  家校互动  教师教育
 管理平台
学籍管理 图书馆 实验室
学籍管理 图书馆 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