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田的感动故事——你们、我们、他们 |
作者:工会 发布人:沈敏峰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6日
|
作为和田的学子又回到母校教书确实有些感慨,回想起过去老师们过去的教导以及这一年的教学经历的确有不少感动的故事。
你们
首先,我来说说让我感动的教师们。
人们常说师生之间是亲密无间的同志关系,而我却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如同父子、母子一样,特别是在和田这种感情尤其明显。
诚然,我在做学生的时候不是非常聪明,还有些调皮。记得有一次,我由于作业补得太晚了,所以到了教室,午饭已经被值日的几个同学送下去,我只好饿着肚子趴在桌上。这时候,我们班的班主任汤老师正巧路过教室,看见我有气无力的样子,便问我:“陈斌,你怎么了?”我回答道:“我中午没有吃到饭。” 汤老师听了,马上把我拉到教室食堂让阿姨帮我打了一碗饭。那时候,我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心里感激极了,眼睛也湿润了,看着汤老师满脸的笑容,我大口大口地吃完了午饭,汤老师用温暖的双手拉着我,走回了教室。在和田,汤老师像慈母一样的爱的确让我感动,我的三年过得很幸福。像汤老师一样的慈母在和田还有很多。
另一方面,在和田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老师们的敬业,对于这个,印象最深的还是任老师的一节无声的数学课。那一次是在初三定位考之前,任老师连夜批改卷子得了重感冒,但她还是坚持来上课,直到上午最后一节课,任老师还能勉强发出声音,但下午她的喉咙实在不行了,按照常理,下午的数学课应该安排考试,以便让任老师去看病。可是,下午第一节课我们还是惊讶地看到任老师走进教室,但由于说不出话。这一节课板书成了主角。看着这满满一黑板精心设计的板书,我们当中有些女生已经眼眶湿润了,而像我们这些男生则对任老师心存敬仰与感动,哪怕是后排的问题学生也和我们一起安静地听完了这节数学课。大家学到的不只是单单的数学知识,还有爱岗敬业的处世态度。任老师的敬业只是所有和田老师的一个缩影,你们真心让我感动。
我们
2013年7月我正式加入了和田这个大家庭。她是一个融洽的大集体,领导与同事没有隔阂,各科组同事各尽其能,团结协助。上至领导,下至同事,处处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温情。学校在管理方面处处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仅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是善待每一位老师。
终于我可以把称谓从“你们”改成“我们”了,这点让我很自豪。
带教我的是曾教我初二数学的朱老师,这本身让我很激动。或许是大学里担任过班长、学生会干部、宣传部长等职务让我回来的时候有些小骄傲,因此,回到和田的时候还信心满满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朱老师知道这一切会害我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吃亏,因此,朱老师总是很尖锐的指出我的种种不足,让我能从本质上改掉心中的傲气。另一方面,她也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与教学相关的注意点,经常要到6、7点才回家,她把教学技能倾囊相授 ,这点让我很感动。
在正式当上老师后,每一个年轻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遭受困境,我常常会因为上课上得糟糕而沮丧、学生的淘气而气馁,我常常会手足无措、失去信心。每次我遇到困难时,我们科组都会有求必应,帮我这颗幼小的苗子去杂草、抓害虫。我在这里还特别要感谢朱老师,感谢她有一双慧眼,从满园桃李中再一次挑选与栽培我。感谢她每一次在我教学中遇到困惑徘徊无助时,给我把脉,然后对症开药,让我豁然开朗。还感谢她每一次在我身体脆弱、思想低谷时给予我关怀、鼓励与希望。还有张志成老师,你的敬业精神与有求必应的作风,是我的榜样。你们是我的老师,是我的同事,也是我亲密的兄弟姐妹。我们的确也是令人感动的一个整体。
他们
最后要说到他们,他们自然是我的学生,预备2班的全体学生。对于90后的我来说这批00后的学生真是让我又爱又恨,但他们毕竟是孩子,和他们相处也有不少感动瞬间。
未走上讲台之前,我早已听闻这是一群狂妄自我的00后。他们不像从前的我们,对老师唯命是从,他们敢于挑战,喜欢挑剔,藐视师威,和他们要成天“斗智斗勇”,还要不时面对来自家长的刁难和无理要求。对此,我并不担心,无论他们多飞扬跋扈,我毕竟比他们年长10岁,在学识和见闻方面都应该强于他们,又接受过多年的专业训练,有过很多社会实习经验,接触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成熟的我,岂能在这群稚嫩的00后面前胆颤退缩!在正式“交锋”之前,我始终怀有一丝骄傲,自信满满,自以为能够掌控一切,然而事实却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记得第一堂课,我精心准备了长长的讲稿,还闭门演练了无数遍,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小到手势,站姿等细节都刻意追求完美。我深知第一次见面的重要性,如果能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今后展开工作就会顺顺利利。可没想到一切努力,付诸东流。学生们有自己的想法,根本不给老师把话说完的时间,一开始的几节课也是一样,在我的知识点还没有讲完的时候学生就会提出不少很无厘头的问题,尤其是我们的陈志铭同学。上课的节奏完全无法把握。于是,我下定决心把他们插嘴的习惯改掉,和很多老师印象里的一样,我开始在教室里大声训斥不听话的学生,有时楼上的朱老师也能听到,她老劝我轻一些,但年轻人血气方刚,真心要忍住还是挺难的。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一天,上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后,学生都离开了,我还在教室批改作业,班上一位学生忽然折回来,走近我,问道:“老师,您不去吃饭?”
“改完作业再去。”
“老师,给您一盒润喉片,学校不允许带吃的,不要和程老师说哦!”他的话让我心里一暖……刚工作不久,我的喉咙已经失去了从前的清脆,变得沙哑粗糙,有时学生上课喧哗,我扯着嗓子喊纪律,下来,感到喉咙充满腥味,无法说话。几次害怕慢性咽喉炎,想去看医生,都抽不出时间。想不到老师的苦楚被学生看在眼里。当时我如同在沙漠中遇到了清泉,激动了好久!
与一群学生相处了几个月,我发现,他们不像传说中的00后那样典型,他们会体贴,会感恩,懂得努力!他们能感受得到老师真心的关爱,懂得严厉的背后是一片苦心,一种责任!不要担心他们的叛逆,如不是关于道德品质败坏的行为,老师都可以适当地引导和尊重。老师大可不必将课堂当成“战场”,将交流当成与他们“斗智斗勇”,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多一点关爱和鼓励,也会多一次感动和温暖!
教师节,感恩节,我陆续收到学生精心制作的贺卡和画作。贺卡是他们亲手设计,裁剪,绘画的,写满了他们深情的祝福,我至今还收藏着。开运动会,迎新主题班会,学生自觉帮老师搬凳子;我打扫办公室卫生;有时忘记布置作业,课代表还积极帮我布置练习册,并向我征求意见;我生气了,他们会来好言相劝;学生犯错,指出来,他们会诚恳地改;有时学生控制不住,违反校规夜出,给我添麻烦,他们会道歉。有一次下雨,我把伞借给了一个同学,第二天,他还回来的时候,边上附加了一张纸条,谢谢陈老师,这几个字虽然普通但能让孩子发自内心的说句谢谢又是另一回事。
刚走上三尺讲台,因为年轻,学生未必彻底信服我,但半个学期以来,我一直努力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他们也在慢慢地接受我,尊敬我。原本调皮捣蛋的一群学生也渐渐乖了,稳了,不再触犯纪律,虽然学习成绩并不是非常突出,但他们已经出现想学习的苗头和热情,需要时间和不断地鼓励,就会有成效。
和学生朝夕相处,他们的一声问候,一次进步,甚至一个专注的眼神都能让我感动。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班里的数学成绩还不错,我也很是开心,看着学生情况分析表上,金铭同学写的最喜欢的学科是数学,我顿时很感动,这个入学考数学才24分的孩子,已经能考85了,希望她以后能有更大的进步。
前不久,我们的班长陈少军要转走了,我很心痛,原因是这么优秀的孩子居然不能在上海参加中考。临走前,他告诉我将来一定会考回上海,因为预备2班是他第二个家。我问他将来想干什么,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我想做老师,因为这份职业很有意义”。这时我不禁感动的眼眶有些湿润,或许是因为这是对我以及众多和田老师工作的最大肯定,又或许是因为能成为这个孩子的班主任实在是太幸福了。我当年又何尝不是抱着这种思想离开和田的呢?陈少军估计以后你也会遇到让你感动的“你们”、“我们”、“他们”呢?
这一年来,感动的事情太多了,点点滴滴,回忆时,它们汇聚成暖流流过我的心房。是学生,这些花季少年,让我对教师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我懂得了平等,宽容,友爱,感恩,尊重,理解这些耳熟能详的字眼更深刻的含义。
陈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