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络

本站 

   
  首页>>学科教学>>名师风采

大道如璞,返璞归真

 作者:教导处   发布人:教导处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1日
 


 

【简介】
   李小燕老师担任历史教师9年,大队辅导员工作7年。在教学上积极进取,是区历史教学中心组成员,并被推荐参加了上海市第三期青年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班学习,2012年的市督导中《唐朝的诗与画》一课公开教学得到市教研员好评,2013年作为历史学科代表开设落实两纲教学的市级公开课。在团队工作上李老师锐意创新,校少先队集体曾获得上海市红旗大队等各级各类奖项。李小燕老师同时热心志愿者工作,于2005年——2009年四年间参加上海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工作,讲解得到游客好评。李老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适应社会以及完善人格,因此教师在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之外,还要注重个人修养,拥有朴实的大情怀、大眼光,沉得住,站得出,这样才能教出稳健、扎实、全面的学生。
所获荣誉:
2005年  获闸北区“新苗奖”二等奖; 
2006年  教育系统微型团课比赛 二等奖; 
2006年  辅导马佳妮队员获得上海市“我看博物馆”中学生征文活动二等奖;
2007年  课题《初中历史教学中博物馆资源的引入与利用》被立项为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2008年  获闸北区教育系统优秀青年;
2010年  闸北区第四期初中青年教师学科研究小组优秀学员;
2010年  辅导上海市和田中学被评为上海市红旗大队;
2011年  获得上海市“学贺信,育‘四好’”少先队征文比赛三等奖;
2012年  辅导江煜队员获得上海市优秀少先队员;
2012年  获得闸北区少先队征文比赛一等奖;
2012年  获得闸北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学历史二等奖;
2013年  获得闸北区教育系统学习型党员称号;
2013年  获得闸北区“十佳青年教师标兵”称号。

【经验分享】
  作为一名教师,这个问题必须扪心自问——“我的教学到底有效吗?”或许作为中考科目的各位“主课”老师会说,每次考试即是试金石。全不说这种评判方式是否准确无误,只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无中考压力,考试检验相对轻松,我们是否更应该思考教学的目的,及其有效性的表现。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曾界定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教学目的本源相同,但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性,就会有各自的侧重点,以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就历史学科而言,教育目的是否就是为了记住那些知识点?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古人都说以史为鉴,加之历史本身的特点,历史教育的最终植根点应该是“助益人生”!
在每一届初一的第一节历史课上我总要和学生说,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其中有一点,学历史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从而做更好的自己。可以说历史学科二期课改的精神也植根于此。正像《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任鹏杰老师说的那样:“在谈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时,恐怕也要从根本上来看——历史教学应扎根于人性的沃土,紧密关切学生的人生,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
  综上,要谈历史教学的有效,首先就要求教师持有正确的学科教育理念,不然只会浅薄,甚至愈行愈远。除了正确的学科教育观念,要提高教学有效性还取决于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一个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体现在他史学知识与教学技能上,而史学知识是为最根本,很难想象一个历史知识储量不大的老师能上好课,这是历史学科特性使然,历史学科可能是唯一一门需要老师补充并考证大量教学内容本身的学科。正因如此老师广博的专业知识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准确设定教学主旨
教学主旨是这堂课教学的主干,是教师要达到的最终教育目的,一切设计都要服务于主旨。不然一堂课下来学生也就记得几个零星知识点,达不到教学的深层目的,起不了有效教学的作用,而主旨又不是一概而论的,老师们可以有自己的不同想法,但前提是不脱离课本,表述准确。比如在上七年级历史《唐朝的诗与画》这课时,我设立的主旨是——唐朝诗与画源于生活,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隐含着时代信息,是历史信息的一种载体。相对于只是就事论事的介绍唐朝的诗与画,这个主旨更有“历史味”,它蕴含了史学的思想方法,教会学生了解历史的方法,如此就不会把这堂课上成语文课。
  2、有效使用历史资料
有效指的是围绕主旨,说明问题,以帮助学生通过过程的体验、思考,接受、强化本课主旨。因此,相关史料的选择要十分审慎,乃至精挑细选。挑选原则是:(1)相关;(2)学生能够理解;(3)有思维量。
同样是《唐朝的诗与画》这课,为了说明“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诗与画能够印证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和作者本人对历史的认识”。我使用杜甫的《兵车行》,将其间诗句与史料相印证。比如:诵读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我提问什么人因何而哭?学生回答,送行的家人哭,送家人去打仗。诵读“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老师说明武皇则是指唐玄宗。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玄宗已发动了好几场对周边民族的战争。天宝八载,他曾下令进攻吐蕃,死数万人。展示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关记载,然后提问“通过诗歌和这段后世史料我们能看出什么?”学生回答,当时的确发生过这些抓人打仗的事。老师顺势就能引导“诗歌是能和历史相印证的”。老师继续说明,当时这些被强行征召的人对政府这种行为的态度竟然是“役夫敢申恨”?就算不情愿也不敢抱怨、逃跑,这又是为什么呢?展示《唐律•擅兴律》:诸征人稽留者,一日杖一百,二日加一等,二十日绞。即临军征讨而稽期者,流三千里,三日斩。”不及时去参军打仗的人,会被施以杖刑,甚至绞刑。马上就要开战的时候延误时间的要被流放三千里,逗留三天就会被杀掉!提问学生,看了这段材料你知道是为什么了吗?学生回答,不去参军会被惩罚。用严厉的刑法,吓住老百姓,防止招不到兵。老师最后总结,杜甫用诗的语言生动描绘了史书所记载的事件的历史场景。这种诗歌式的历史记录,使后人、使更多的普通人了解战争对民众生活的破坏。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但它是否真实我们还要依靠其他史料来佐证。
  通过这些教学流程,不仅使学生了解、理解了主旨,更将方法演绎给学生,帮助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自己选择方法和材料,解决问题。正应了那句老话——“教是为了不教”。
  除此两点之外,老师要加大教学有效性还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探究等都要结合要解决的教学环节合理使用。另外还要关注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网络、图书馆、博物馆,都可以成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助 力,但关键还是服务于教学主旨,不是为用而用。最后,尊重学生主体,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考虑个体差异,产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本站热点
 网上调查

新版市北初北校网站

很好很漂亮
马马虎虎很一般
很差很难看

 常用站点
静安教育 家校互动 教师教育
 静安教育  家校互动  教师教育
 管理平台
学籍管理 图书馆 实验室
学籍管理 图书馆 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