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策略 |
作者:蔡欣 发布人:教导处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2日
|

新课程背景下的劳技教学更多的关注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项目的制作等途径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在以往的劳技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给学生一个优良中差,或者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一定分数,严重忽略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劳技课堂教学评价不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发展层次,而应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树立信心、发挥潜能,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
在劳技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即时评价,克服以往的终结性评价或单纯对作品好坏进行的结果性评价的局限。只有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多维度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才能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的动力,有效地改进教学,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那么,在劳技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即时的评价,评价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适时表扬,激发学习兴趣
劳技教育,为学生解读生活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一座平台。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即时地表扬,将会激发学生学习劳技兴趣,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地去感知未知的世界。
(一)运用生动的评价语言进行即时的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与互动,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表扬学生的进步。因为,课堂中的即时口头表扬是在真实的情况下即时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更有成就感,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在进行口头表扬时,特别要注意语言的丰富性。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切入点,运用生动的口头语言进行即时的评价。比如“你的设计太富有想象力了,太具有创造性了”、“很好”、“OK”、“非常棒”、“你真行”、“你真聪明”、“真是巧思妙想”等等。要毫不吝啬地向每一位学生送出鼓励性的话,这一个小小的鼓励就可能激励学生终身去探究知识。教师要根据课堂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地进行即时的评价,使学生感到有一种新奇感、新鲜感。
(二)善于利用体态语言进行即时评价
教师恰如其分的体态语言也是最好的即时评价,将会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感到教师亲切。教师的眼神要亲切自然,一个赞许、期待、点拨或是信任的眼神都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反之如果出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结果漠视或不屑一顾的眼神就会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挫伤;教师的表情要在平和中带有激情或在疑惑中夹有信任;如果教师本身在上课时无精打采,那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就随着你的表情而消退。对于一切学生我们应该一视同仁。
二、适时点拨,关注学生的发展
劳技项目的制作只是一种载体,目的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技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也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因为学生的年龄毕竟还很小,知识结构不完善,技术水平还不高,因此设计或者制作的作品还很不完善,如果我们都用“很好”“OK”等赞美性评价,那么学生在赞美声中自以为已经尽善尽美,就会失去深层探究的欲望。为此,教师在鼓励的同时应该给予适当婉转的点拨,让学生对设计要求、技术要点等进行深度的探究,提高技术素养。比如:在布艺的制作教学中,学生设计好后进行展示交流,一位学生将缝合线画在了布老虎的脸部。学生在互评中给予很好的评价,但这个作品是否很好呢?大家知道缝合线在脸部将严重影响了布老虎的美观。因此我在点评时进行了婉转地指正,如“你的设计非常棒,但考虑一下制作的实物是否也一样棒呢?想一想,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经过点拨,学生们很快找到了关键所在,进行了及时修改。因此教师就应当在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同时,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出他的设计错误,让学生在教师婉转的点拨中感觉设计作品的缺点,引导学生从更实用的角度考虑与设计自己的作品。
三、有效点评,提高技术素养
劳技教学中,学生的技术的习得也是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各种项目的设计与制作能够知道各种工具的运用、技术制作的要点,能够知道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办法等。因此,教师对学生制作项目的点评,也应充分考虑到技术方面的要求,让学生从实例的解读和有效的点评中提高对技术的认识,而不是片面地从学生的创新性、作品的新颖性等方面进行点评。比如,在学生的作品设计或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巡回指导的机会,了解学生在设计或制作过程中所碰到的比较普遍的技术难点,进行全班的适时点评和讲解,让学生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当然,不应在巡导过程中以“代劳”作为指导,这样学生的技术素养仍然得不到提高。对于学生展示作品的点评,也应更多地从技术要求上加以剖析,而不应停留在“好看”“美丽”等比较浅的层次上。
四、重视自评、互评,评价方式多元
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而需要学生的自评、组内或班级的互评,拓展评价的空间,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比如提醒学生对一件作品或一个设计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去点评?要让学生了解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考虑作品的优劣。由此,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实现自我完善。在学生进行评价的这一过程中也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听取学生意见后,经过进一步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学生“学”中导的作用,而不应该是以自己的主观臆断,片面来评判学生作品的优劣。不然,学生辛辛苦苦制作了一节课换来的只是教师的否定,这不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受到严重的打击,更重要的是没有发挥评价的功能,没有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上考虑。
其实,学生的一个设计,制作的一件作品,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说出理由。这就是学生的一种自我评价,学生自己的一种价值体现,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引导组内学生或班级同学进行集体的交流,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的气氛也活起来了,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地接受知识。也通过实施有效、合理、多元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体会课堂教学愉欲。
五、重视学生情感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作出即时的评价,而且要对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进行有效的评价。如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交流、合作的参与程度;思考、获取知识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过程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等都将成为课堂评价的主要内容。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劳技课堂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发挥评价的功能,以多元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提高劳动技术素养,从而也更好地为学科教学服务,为学科发展服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