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提供保障,全心呵护成长,全面促进发展 |
作者:翁伟建 发布人:教导处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8日
|

众所周知,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近几年来,“和学合行”的办学理念已在我校深入人心,学校倡导每位教师通过“共学”、“共享”、“共进”,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才能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2011学年,我校引进了三名新大学生,为了使他们能够尽早站稳讲台,尽快提升教学水平,我们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全方位促进见习教师的成长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一、规范制度建设,全力提供保障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本源。只有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价值和合理利益,提供教师展示个性的机会,促使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最终达到实现专业发展的目的。
我们首先从制度着手,在建立见习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和见习教师培养工作考评小组的基础上精心制定了“和田中学见习教师专业发展实施计划”和“和田中学见习教师考核细则”,并将见习教师培养纳入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建立了见习教师校本研修制度,履行学校自培职能。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和落实“闸北区教育局关于见习教师学校培养工作的管理意见”,我校于2011年10月18日中午在315会议室举行了“和田中学2011学年见习教师培养工作专题会议暨签约仪式”。参加会议的有盛校长、施书记、“和田中学见习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的成员及本学期刚加入的三名见习教师和他们的指导教师。学校将继续实行见习教师培养导师制,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和教学基本功培训制度,建立交流沟通制度以及激励、约束和评价机制。同时,学校为每个见习教师都聘请了有经验的学科骨干教师和班主任并对指导教师和见习教师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见习教师在一年见习期中必须严格按照“和田中学见习教师考核细则”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重视过程管理,全心呵护成长
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但我们充分意识到要想让见习教师顺利地度过一年的见习期,我们必须重视过程管理,适时地发现见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地指导他们加以解决。
一方面,我们创造条件让见习教师积极参与由教师进修学院进修部牵头负责的区域培训,力争使他们在教师师德与人文素养、二期课改理念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班主任工作、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们要求见习教师先听课后上课,听课使用记录本,记录的项目要全,仔细研究导师的讲课技巧,学习导师的讲课思路,尽快熟悉本学科的教学技巧,提高授课水平。在此基础上,指导教师会指导见习教师分课时备课,写详案,并进行教法指导,让见习教师逐渐成长。同时,每个月我们都会安排中层领导、教研组或年级组的骨干教师深入课堂,随时感受见习教师成长的点点滴滴并倾囊传授教学经验,使见习教师加速成长!当然,见习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校领导的关心和呵护,校领导始终尊重并提倡见习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尊重中既有包容,也有打磨。包容是为了重其专长,打磨是为了固其本源。见习教师们对于自己也是严格要求,虚心求教,认真反思,不断总结,稳步成长!
三、积极搭设平台,全面促进发展
在新一轮学校发展中我们继续致力于搭建教师发展的多纬度平台;鼓励和引导教师自主发展、自觉发展;落实教师发展梯级培养计划;建立校本培训的长效机制,鼓励自培、加强互培、创新他培;构建多元化、多维度、多样化的教师评价体系。对于见习教师,我们更是积极为他们创设机会,鼓励他们不断的提升自我,全面发展。
学校不仅在日常教学中让三位见习教师满工作量,而且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让他们分别开设了“生活中的语文”、“武术”和“篮球”等拓展课并鼓励他们进行课题申报,力图使他们全面发展。竺安琪老师在我校召开的以“立足校本课程,提升科研能力”为主题的教科研骨干教师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大获赞誉;竺安琪老师和熊育超老师在区政府的专项督导中成功地进行了公开教学展示;华德刚老师则多次参加了校的各级展示交流活动,所负责的摄影和摄像及多媒体播放任务都圆满地完成。三位见习教师除了认真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并发表相关学习体会外,还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种培训和观摩,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我们都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上海市教育中长期规划所强调的“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无疑为我们指明了继续前行的方向。我们会时刻牢记 “育人为本”的教学根本要求,在加强学生学情研究的同时开展教师发展需求调研,制定更适合学校师生学与教实际的教学研究方向,引导见习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不断超越,全面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