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正确策略 |
作者:史红 发布人:教导处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0日
|

本次在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校进行综合督导中,我上了一节公开课《认识自己 确立自尊》,通过这次的讲课,我收获了很多很多。
这堂课在教研组长黄海英与我一起分析教材,寻找资料的情况下,我写出了初案,从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来看,开始我试图将参考的教案中认为好的地方都用上,材料过多,导致内容过多时间可能不够,而且有的材料可能作用是一样,就可能重复,在做无用功。经过政治教研组老师一起磨课后内容就比较精炼,效果也更好。设计了练一练,这一环节,很好地对难点进行了突破。
当然,作为一名刚转科目的“新”教师,我的课堂教学机智还是有待锤炼的。在处理“预设与生成”的问题上也不够熟练。因此,我打算在以后的教案设计中将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同一问题可能遇到的不同回答尽可能作一一罗列,针对不同的回答列出不同的教学策略方案。或许这能够帮助一个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慢慢适应课堂上生成性问题的解决。
还有,也是我一直想去突破但始终还处于困境中的一个问题——如何将“接受学习策略”与“发现学习策略”作有机的结合。很多时候,我在努力使某个教学环节向“发现学习策略”靠拢,但回过头来在看其本质,其实仍无法摆脱“接受学习策略”的思维定势之困。通过这节课成功的上课,看来,要让学生真正能“感”生活、“悟”道理,还是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出大胆的实践的。
通过这次的讲课,我收获了很多很多。首先应该在备课上更加下功夫,否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在准备材料的问题上,如果材料过多,导致学生根本没时间去看材料,就等于在做无用功。配乐(相信自己)的处理开始试讲时声音太响,效果不好,有点听不清楚学生朗读,后来改用纯音乐后效果就很好。其次我以前讲的过多,没有给学生留有更多思考的时间,不相信学生,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解决。最后,在课堂上,语言要简练,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想出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听你的。联系身边的实例,让学生去明白思想品德课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的作用,去对这门学科感兴趣,提高成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