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入课堂,倡导和谐教学 |
作者:翁伟建 发布人:教导处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2日
|

近几年来,我校根据《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在传承和提炼和田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和学合行”的办学理念。和学,就是指学校内教与学、师与生、干与群等因素之间和谐;合行,就是在和谐基础上彼此合作,从而形成合力。
本学期,教导处紧紧围绕着“和学合行”的办学理念,积极倡导“和谐教学”,进一步深化有效教学的教学模式。从第四周开始,教导处安排了为期四周20多堂家常课,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以往很受重视的语、数、英、理化等学科只占了四分之一。开课的老师中不仅有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也有刚进校园不到一年的新教师,还有刚刚更换学科的老教师。
校长、书记以及学校的中层纷纷深入课堂,与开课教师以及相关教研组教师一起研讨如何开展有效教学。众所周知,有效教学的核心是:第一、清晰的授课;第二、多样化的教学;第三、任务驱动;第四、引领学生积极深入学习过程;第五、确保学生成功率。在听课的过程中,大家都认为有效课堂教学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正确定位目标,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二是优化教学设计,活用教学方法。三是凸显学生主体,关注生命成长,引导学生主动地学。教导处也倡导教师要多研究下列问题:第一是教材解读和处理;第二是教学环节安排;第三是讲练结合的关系及处理;第四是训练与思维优化的关系及处理;第五是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怎样实现和谐发展。
通过听课评课,开课的教师特别是小学科的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因为相比较而言,他们平时听课评课的机会比较少,他们渴望通过类似的活动,在吸取他人经验和建议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提升自我。我们一直希望通过坚持课堂研究,营造浓郁的教学研究氛围,形成集体研究教学的机制,因此我们也会把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工作,组织经常性的听课、评课、磨课,引导教师进行反思,让教师学习经验,交流经验,提升经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