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名字 被印刷进人民的心里——献给王选 |
作者:佚名 发布人:刘宁 发布时间:2006年02月14日
|

谨转发此文向我国信息技术业界的伟大开拓者王选院士致敬,愿您的精神永垂不朽!
——和田中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仓颉教会了我们文字,
从此,在竹木和甲壳上,我们刀刻历史。
蔡伦告诉了我们造纸术,
从此,在用树皮和麻絮造的纸张上,我们书写历史。
毕昇传承了我们活字印刷术,
从此,用泥字和铅字,我们印刷历史。
您推广了激光照排,
从此,
用激光,我们就可以快速的排版历史。
从不作秀,也不炫耀自己,
没有后嗣,也没有显赫的财富,
只有一身浩然正气
还有刚正不阿的脾气.
有的人 把名字刻在石碑上,想被人铭记;
有的人 铸造了自己的雕像,想被人歌颂。
而您,用自己发明的照排术,
把您 的名字印刷进了人们的心里。
上帝也爱惜您的才华,
才会把您这么早的 召唤到天堂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
新华网北京2月13日电王选出生于1937年,是江苏无锡人。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方正集团董事、方正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科技顾问。(完)
●激光照排之父——王选
1975年,已经38岁的王选还是北京大学的一名普通助教。然而就是这位重病十年、只能拿劳保的小助教,在汉字精密照排的科研项目上,却大胆选择了当时处于最前沿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方向。从此他带领一个团队,凭借近乎狂热的信念,开始了连续18年没有节假日的艰苦工作。1992年,他们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占领了国内99%和国外80%的中文电子排版系统市场。这一发明也把我国印刷业的发展历程缩短了整整半个世纪,从而创造了一个汉字印刷革命的神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