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学习 | 思想政治 | 精神文明 | 主题教育 | 计划小结 | 组织建设 | 干部管理

首页>>理论学习


努力培养学生成长的土壤

作者:党支部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25日

努力培养学生成长的土壤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和田中学  朱乐颖

一本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沁人心脾,更可以之为镜,映照自己的言行和思想。有幸拜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后,我仿佛与一位智者进行了对话。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他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循循善诱,给我指点迷津、让我充满信心,滋润着我的灵魂。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氏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例。他的这些思想,在二期课改的今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借鉴意义。

阅读——学生成长的土壤之一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那些落后的学生,对老师简直就是体力、耐力和心理的三重考验。反反复复,一次次的劳动好像都是收效甚微。就算好不容易教会某些知识点后,他们考试结束后立刻全部忘记,更不要提逐渐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难道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么又该怎么做呢?
读了《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后,我对如何教育“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了自己进一步的思考。文章写到“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那些很艰难、很缓慢地感知、理解和识记所学的教材的学生。他们学会一样,就忘了另一样,一样没学完,另一样又要开始学了。以前,我觉得这样的学生也许只有通过反复操练才能帮助他们掌握。然而苏氏针对这样的学生提出,他们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唯一的法门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并不能一次性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然而借助阅读,他的智慧力量得到了激发。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苏霍姆林斯基是真正地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考虑的是学生的一生。他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一种心灵的感应,从而激发他的觉醒,最终摆脱后进。
我联想到自己在担任班主任时的一件事。那时班级里有一学生不仅学习不好,而且智力较别的同学低。上课从不打开书,也不听课。问什么问题,也都一声不吱。他的脸上总有一片茫然。我想了很多的办法,家访,谈话,辅导等但都收效甚微。有一次午休的时间,我发现他正在看课外书籍。我让他读给我听,他居然也很流畅地读了出来,竟好似颇有所得的样子,兴高采烈的。以后,我只要有时间就找他阅读,把一些课外书籍拿给他看,这些书有图片,有资料,非常吸引人。渐渐的,他也能就一些书上的内容提问了,我耐心地给他解答。他回答得好以后就非常得意,非常高兴。以后,上课居然也能就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提问了,也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学习一点点跟了上来。我觉得这样的进步应该说这不仅仅只是阅读的作用,更在于老师的耐心与尊重,但阅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以后,我就把类似的课外知识类的书籍,小说等书放在班级,学生们非常的喜欢,课余时间不是读就是讨论。班级的学习氛围越来越好,学生们的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爱、赏识和心灵沟通——学生成长的土壤之二
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阅读的确是好办法。但我个人觉得教师必须爱他们,尊重他们,赏识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只有这样,师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对话,学生才能体会到老师的柔情,他们才能懂得老师爱心,才能有所收获。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告诫教师们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当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样的课堂应该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了,也应该是我们的追求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写道: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弱化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师生间应该是一种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对话,意味着教师对学生作为大写的“人”的一种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只有心灵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心灵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用老师的心灵去感动学生的心灵,用教师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师生智慧的相互造就才能开启。
首先,教师的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如果教师发自内心地向学生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语言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奋起直追,最终他们也会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者,特别需要的不是失败,而是别人的肯定、老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验,教师要及时发现,准确把握每个后进生的优点,使他的优点得以升华、特长得到发展,使他感到“我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我也有自己的优势”,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师还要善于给他们创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空间,正确地加以引导,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感受。只要有一次成功就有改变后进面貌的可能。通过这些,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促进他们成就动机的发展,促进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
虽然我课堂也想追求这种效果,希望学生和我一直能够在这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中学习知识。可是,我不能把自己的作法上升到理念高度,所以也就没有升华。有的时候学社的热情是激发了,但是往往留于表面,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目标。对此,我心里一直存在着一个疑问。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做才是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动自发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苏氏告诉我们,“我们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我们不应追求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而一个对脑力劳动没有真正热爱的人又怎么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呢?我顿时茅塞顿开,心底仿佛拨云见日般的明彻。我意识到自己以前思想意识上的浅薄和幼稚。作为一名教师,我做的不是简单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我要做的是培养学生对思考的真正的热爱,是培养有益于学生一生的兴趣和习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事业的道路漫漫,我将上下求索。 教师承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的职能,更重要的是他是优秀人文精神的传播者;他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导者;他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推动者。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努力培养学生成长的土壤。树立了先进的思想理念后,我还将不断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求索和实践。我会把对学生的爱和赏识放在第一位;我会把对学生的尊重和平等放在对话的基础之上;我会把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作为自己教师生涯终身的不懈追求!

 

  ·  党的知识
党旗 党徽
党旗 党徽
党章 入党誓词
党章 入党誓词
 ·  《共产党宣言》
 ·  《中国共产党简史》
 ·  “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由来
 ·  中共中央历任主要负责人
 ·  历次党章的制定及修正简况
 
……更多党的知识
  ·  权威站点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上海市基层党建网
 ·  静安区党建网
 ·  上海市静安区政府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初级中学北校党支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North ShiBei Junior Middle School.
市北初北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制作